张士卿常说:“医乃仁术,中医为道,更当要大医精诚,心存善良。”现在,虽已年逾古稀,他仍然坚守在临床一线余年,张士卿以其深沉的中医理论功底,精深的专业技能,勤勉谨慎的肄业治学精力,学高身正的师德医德风仪,诚朴旷达的为人处事心境和尽职尽责的奉献精力,赢得了患者的共同称颂。
张士卿,男,汉族,医学硕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讨生导师,原甘肃中医学院院长,第一批“全国名中医”,荣获“全国中医药出色贡献奖”。全国第三、四、五、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历承继作业指导老师,享用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参谋,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讨馆研讨员,《中医儿科杂志》主编等职。
1970年8月,血气方刚的张士卿活跃做出呼应国家召唤,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结业后抛弃了能留在首都北京作业的时机,当机立断地来到祖国大西北。
1978年10月,他以优异的效果考入我国中医研讨院研讨生部攻读医学硕士学位。但是,在北京作业3年后,他又一次当机立断地回来大西北,来到建院时刻不长的甘肃中医学院任教。
张士卿竭力坚持“中医药学独具特征,中医药教育有必要独立展开”,在他担任院长期间,甘肃中医学院生源质量逐年提高、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师资力气日益雄厚,成为甘肃甚至西北颇有必定的影响力的医学院校。为宏扬中医药文明,推进甘肃中医药作业和经济展开,他安排筹建了全国第一个也是仅有一个敦煌中医药馆,推行敦煌医学,一起屡次在相关会议上提出“应加强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岐黄文明的研讨”。
张士卿先后拜师全国名中医王伯岳、江育仁、于己百,全面承继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历。他在临床上尤擅儿科,对小儿外感发热、呼吸、消化、精力、神经系统等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有独特的见地和切当的效果。他结合自己丰厚的临床经历,提出“三因两辨一对症”的临证特征和“外感内伤,健脾为先,疑难杂症,运化在前”立方规律。2004年,他被甘肃省人民政府颁发“甘肃省名中医”,2017年,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办理局颁发第一批全国名中医荣誉称谓。
张士卿悉心教育,门生很多。他坚持为本专科学生授课,先后承当《黄帝内经》、《中医根底理论》、《伤寒论》、《中医儿科学》等多门课程的教育使命。先后与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培育中医临床根底专业研讨生1名;独立培育中医儿科学专业硕士研讨生47名;与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培育中医儿科学专业博士研讨生2名;作为指导老师参加全国第一批中青年优异临床人才项目作业并培育传承人1名;作为第三至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历承继作业指导老师培育学术承继人6名。他不定期在省内外展开各类专题讲座,并接连多年在全国中医儿科专业学术年会上展开学术讲座,共享自己的学术经历,2006年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9年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先进名医作业室”称谓,2013年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展开杰出贡献奖”。他培育的学生大多已成为事务主干和学术带头人。
在做好临床和教育作业的一起,张士卿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杰出效果。创办了国内第一份《中医儿科杂志》并担任主编,为中医儿科界同仁学术交流、效果展现搭建了渠道,促进了中医儿科医疗、教育、科研和办理的全面展开。他协编《敦煌医粹》,主编《有用敦煌医学汇讲》,主审《有用敦煌医学》,合编出书《中医儿科学》、《黄帝内经研讨大成》等作品10余部,主编出书《中医根底学》,收拾出书《我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王伯岳/于己百》2部,先后在国内外中医药学术刊物上宣布论文60余篇,掌管完结“双龙雪莲酒的开发研讨”“固本膏医治肾虚腰痛的临床与试验研讨”等10余项科研效果。
张士卿凭仗丰厚厚实的医学专业和崇高的医德先后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1项、甘肃教委科技进步奖2项、甘肃省教育效果一、二等奖5项,先后荣获卫生部“全国卫生文明建造先进作业者”、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称谓。